清明節為什麼要吃青團?清明吃青團的傳說是什麼呢?

清明在我國是一個重要的節日,那麼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呢?清明吃青團的傳說是什麼呢?接下來就跟小院一起來看看吧!


1

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

1、禁火的舊制

清明節吃寒食源于周代的禁火舊制。當時在清明節期間不能生火,這個時候隻能提前準備好冷食,如青團就是其中一種很受歡迎的食物。

2、象征希望和生命

清明節又叫寒食節,寒食節的主要是家家禁煙吃冷食,在古時候這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,象征着新希望、新生命。

3、文化的傳承

現在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漸漸淡化,而更多被人用當作一種小吃。不過,文化傳承還是一直提倡吃青團。清明節吃寒食也是一種文化的繼承和發展,将“吃”上升為“文化”,也能夠更好的宣揚我們的傳統文化。


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?清明吃青團的傳說是什麼呢?

清明吃青團的傳說是什麼呢?

傳說有一年清明節,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将陳太平被清兵追捕,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,将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,與自己一起耕地。沒有抓到陳太平,清兵并未善罷甘休,于是在村裡添兵設崗,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,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。回家後,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,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,滑了一跤,爬起來時隻見手上、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顔色。他頓時計上心頭,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,揉進糯米粉内,做成一隻隻米團子。然後把團子放在青草裡,混過村口的哨兵。陳太平吃了青團,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。天黑後,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。後來,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,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。


清明為什麼要吃青團?清明吃青團的傳說是什麼呢?

雖說買現成的青團方便又省事,但還是有很多人家不嫌麻煩不辭辛苦自己做,自給自足新鮮可口,沒有添加劑,吃得放心。

好了,關于青團小院就介紹到這裡,我們下次再見吧!


轉載請註明出處:https://www.jnhbjzzs.com/xiaoshuo/77100.html